发布时间:2025-07-10 13:15:03
在全民健身战略推进与“双碳”目标深化的2025年,体育场馆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,其建设模式正迎来深刻变革。传统体育馆与新兴的膜结构体育馆在建筑结构、成本效益、使用体验与生态性能等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(传统体育场)
(膜结构场馆:无锡奥体中心体育场)
传统体育馆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巨型钢结构为主体,依赖梁柱体系与厚重墙体构建稳固空间,抗冲击能力强,使用寿命可达数十年。但代价是大量立柱占据内部空间,既遮挡视线,又分割运动区域,如篮球馆内立柱可能直接干扰运动员跑动路线。
膜结构体育馆则颠覆传统力学逻辑,高强度PTFE、ETFE、PVDF膜材通过持续充气形成自支撑形态,无需任何内部梁柱,实现百米级跨度无遮挡空间,视野通透性无可比拟;膜材自重仅为传统屋顶的1/30,减轻地基负荷,却具备耐火、抗紫外线及8-10级风荷载能力,双层中空结构还额外提供隔音与保温性能。
(膜结构场馆:丽水龙泉体育场)
二、建设与运营成本:显著的经济性差距
传统模式因复杂结构与深度地基需求,注定成本高,单平方米造价常突破5000元,且工期长达1-3年;运营中因保温性能差,部分传统场馆在夏季高温时,空调制冷效果不佳,室内闷热;冬季供暖也存在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,影响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。
膜结构运动场馆在建设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其施工过程相对简单,主体膜结构可在工厂预制,现场安装快速便捷,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,一般整个项目周期可控制在 60 天左右,相比传统场馆建设时间大幅缩短,有效减少了人工和时间成本。而且,膜结构场馆对场地基础要求较低,无论是软泥地、混凝土还是其他类型地面均可搭建,降低了基础建设费用。综合来看,膜结构运动场馆的基础造价相比传统场馆可降低 70% 以上,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价比。且膜结构场馆维护成本极低,膜材具自洁性,靠雨水冲刷即可清洁,设备仅需定期检查风机,综合维护费仅为传统馆的1/5。
(膜结构场馆:温州平阳体育场)
三、使用体验:固定空间与智能场景的对比
传统运动场馆在使用体验上,由于其建筑结构的特点,空间布局相对固定,难以根据不同体育项目和活动需求进行灵活调整。在通风、采光和温控方面,虽然也配备了相应设施,但受建筑结构限制,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。例如,部分传统场馆在夏季高温时,空调制冷效果不佳,室内闷热;冬季供暖也存在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,影响运动员和观众的体验。
膜结构运动场馆则以柔性空间+智能系统破局,为使用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。其内部空间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定制,无论是举办专业体育赛事,还是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,都能轻松满足。在环境控制方面,配备了先进的空调、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,能够精准调控馆内的温度、湿度和空气质量,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恒温恒湿、清新洁净的舒适环境。即使在极端天气条件下,如狂风暴雨、严寒酷暑,膜结构场馆内依然能保持稳定的环境,让人们不受天气影响,随时享受运动的乐趣。
(膜结构场馆:无锡奥体中心体育场)
四、节能环保:高碳痕迹与绿色优势的分野
传统建设隐含生态代价,水泥钢材生产占全球碳排放8%,施工更产生大量建筑垃圾;运营阶段,由于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,空调、供暖等设备能耗较高,不利于节能减排。
膜结构则践行全周期绿色理念,膜材可回收利用,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;其独特的双层中空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,配合智能控制系统,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时调整照明、空调等设备的运行状态,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。相关数据显示,膜结构运动场馆的运营能耗相比传统场馆可降低 70% 左右,有效减少了碳排放,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。可整体拆卸异地重建,避免“建筑垃圾场”命运。
(膜结构场馆:襄阳体育运动中心)
膜结构运动场馆与传统运动场馆各有优劣,前者凭借灵活的建筑结构、经济的建设成本、舒适的使用体验和环保节能的特点,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,为体育场馆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,未来体育基础设施将呈现“传统-气膜”二元生态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膜结构运动场馆有望在体育设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,与传统运动场馆相互补充,共同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。
上一篇:膜结构屋顶:从体育场馆到文旅地标,解锁 N 种空间覆盖可能
下一篇:没有了!